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用在段莉萍老师身上也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学生眼里,她是一位酷爱宋词的老师,一位待学生如儿女的老师,一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老师。
说起酷爱宋词,上过她课的同学应该都不陌生。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李凌云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段老师主要上的是宋词。她为人很随和,上课非常有亲和力,没那么多拘束,课下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讲解也很耐心,每天都笑嘻嘻的”。她对宋词的喜爱,在她以社交软件QQ为平台的诗词茶馆可见一斑,她常常会发表一些诗词,或为前人所作,或为自己所吟,又或者是出自学生之手,无论是何种诗词,转发量、点赞量以及评论量都是高居不下,人气颇高。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以网络平台为传播媒介的学术沙龙,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升修养。她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底里生出的情愫让她对宋词一直保持着极大的热忱,也因为这份热忱,她带着和她一样有着同样爱好的一级又一级学生在研究宋词的道路上上下求索。全校通识课、本科专业课、研究生专业课等诸多繁重的科研工作并没有使她产生丝毫的倦怠,相反地,她在诗词的世界里与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把生活过得很惬意。不忘初心,任何时候都不忘初心,这是我从段老师以及她的学生身上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力量,诗词就是她们的学术初心,因为热爱才投身于此的初心,所以不计辛苦,自得其乐。
作为硕士生导师,段老师门内有一个传承了很多年不变的习惯,那就是“传帮带”。得益于段老师的悉心栽培,2016级毕业生张龙高在和我聊天时提到了这个习惯。所谓“传帮带”,就是高年级硕士研究生帮助带动低年级硕士研究生,共同进步,一起成长。作为跨专业考生,张龙高在研究生三年的生活中从一个工科男成功蜕变,这期间段老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慢慢引导,让他从一个业余爱好者成长成了专业人才。大到学术会议,小到平时作业,段老师都会给予她的学生最大的关照和帮助,会介绍她自己的导师祝尚书先生给她的学生认识,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一起在传统文化的世界里享受知识的熏陶。“她和她的老师,她的老师和我们,两三代关系都很亲”,张龙高这样说。学习上如此,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常常说,“段老师对我们真的是太照顾了,太照顾了……即使到现在,我毕业工作,我们也会常常联系,常常通电话,她会问我最近怎么样了啊,工作有什么问题啊……”会常常给他们带水果,会和他们一起出游,一起吃饭,也喜欢一起合影,喜欢称呼他们为“儿子”“女儿”,喜欢和他们聊心事聊生活,她用一个大家长的温暖,让这些在异乡求学的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学生们也亲切地称她为“段嬢嬢”。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讲,“我们师门即家门”,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师生关系了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也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让他们一路走来成为了一家人,不再是小我私人,会时时刻刻念着“咱们”,悲喜同享,彼此信任。这也一定是她们的初心,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初心,不管路遥天高和地远,即使不在一个城市也会彼此惦念的初心。对啊,“相聚且珍惜,别后且相忆”。
2016年9月11日,中国唐代文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国际会议厅举行,这是一次国家一级学科会议,是唐代文学学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在四川举行的年会和国际研讨会,国内外百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4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都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期间,段老师不仅承担了任务相当繁重的接待工作,同时又与米彦青老师共同担任了第二组第五场小组会议的主持。会议前期段老师带领她的团队提早进入了战备状态,完成了资料装袋、签到台布置、分会场打扫等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资料装袋,工作量很大,与会一百多名专家学者的资料需求都不一样,要逐一核实,进行装袋”“另外段老师在会前也积极协助会议主持人罗宁老师,事无巨细,即使很多事都不在她的工作范围内”,2015级硕士研究生李晓丹和赵鹏英在采访时这样说。作为一个中共党员,段老师用她的敬业把一切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她用她内心至深的热情平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工作做得细致,不抱怨,也不埋怨。会议期间她和她所带团队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会议的接待工作,同时尽量满足各位专家学者的资料复印等要求,并主持了第二组第五场小组会议,会后又与其丈夫亲自驱车送会长陈尚君先生到机场。整个会议期间段老师很多事都亲力亲为,为此次唐代会的顺利召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力求不要出错,因为这个代表集体荣誉,代表交大,代表中文系”,段老师这样说。作为中共党员,段老师是打骨子里把集体荣誉当作信仰在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一个共产党员为团队为集体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初心,一种因为信仰即使累却快乐着的初心。
我想,正是这所有不曾忘却也不曾动摇的初心成就了这样爱笑、爱生活的段老师,让她拥有这至深的平和,让每一个接触过她的人都发自内心地觉得温暖有力量,大概这力量,就是一种只要坚持就会感到幸福的东西,就是不忘初心的力量,最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