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婧,一个活泼又稳重的武汉女孩,2015年秋季被2+2项目录取,从位于国家历史名城成都的澳门新莆京7906not传播学专业来到了密苏里大学的新闻学院。
初到伊始, 密苏里大学在哪里?密大新闻学院是个什么样的学院?以后会学习什么专业?能否两年毕业?毕业后怎么办?一切都是悬念,都要小姑娘一步一步地走过。
(以下为杨婧同学自述)
我现在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主修杂志编辑。研究生的课程大体上与本科生相同,除了必修的仅限研究生的理论课和毕业项目论文以外,每人根据自己选择的课程需要在新闻学院不同的新闻机构实习。我目前是Vox Magazine(Vox 杂志) 的Calendar editor(日历活动编辑), 同时也是Columbia Missourian (密苏里人报纸)的Outreach team member (新媒体部门)。 我在杂志社的工作主要是因为研究生需要进行2学分的independent study(自主学习)。 这门课主要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兴趣,找到相应的教授或者学校的新闻机构来进行实习。 我的日常任务是负责网页版calendar的更新并且编辑他人上传的日历活动, 同时在vox每期出版时,负责编辑当月的所有calendar活动。在报社的工作是由于我选择了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新闻参与)这门课。这门课主要介绍新媒体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新媒体来获取更多的读者,并于读者互动。该课程主要每周包括两个半小时的课堂知识和六个小时的报社值班。值班时需要根据任务表完成新媒体(Facebook和Twitter)的更新。如有记者需要联系采访对象,也可找到我们寻求帮助。在当地有特殊节日或活动时,我们也需要去到现场进行网络直播和宣传。每位学生还需自己制定并完成一个final project(期末大作业),该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帮助优化报社的新媒体和网络。
我的Master Project (毕业项目)是关于亚裔杂志记者的少数裔身份是否影响到他们与其他杂志记者的工作交流。我会在2019年春季前往纽约实习并完成论文。
本科学习的两年时间里,我一共学习了24门课程,共计71个学分。其中包括在Columbia Missourian (密苏里人报纸)和Vox Magazine(Vox 杂志)分别实习了一个学期,以及参与全球实习项目中的华盛顿实习项目,在华盛顿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实习三个月。这几次的实践让我受益良多。在密苏里人报纸的实习内容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部门担任记者,采访报道与哥伦比亚市高等教育相关的新闻事件。每周我都要根据排班表的时间到报社值班,值班的任务包括突发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以及常规部门新闻的报道。同时我还必须参与报社美洲两次的选题大会,听取其他部门记者以及高级新闻主编对于未来几日报纸内容的安排。实习期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关于密苏里大学医学院两位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的报道。该研究成果能够延长被捐赠的视网膜在离开人体以后的使用寿命。在这次的采写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将复杂的医学报告进行简单化处理,将其转化为一般读者能够理解的简单文字。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何安排报道内容的前后顺序。
在Vox杂志的实习岗位是新闻部门的编辑。编辑的职责区别于一般记者,主要负责每周上报新闻选题,在记者进行采访报道前做事前采访,找出可能的新闻线索帮助记者缩小采访内容的范围,并且联系好采访对象,安排采访时间。在记者写完稿件后负责校队稿件中的信息,联系摄影记者采集图片,与版面设计师配合版面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也提高了我的英文编辑能力。在担任编辑的这一个学期里,我一共提供并被采纳了八个提案,并且每周都参与编辑了新闻稿件。
在华盛顿中国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的实习是在网络媒体部。在网络媒体部的日常工作就是将北美分台的每日播出的重点电视新闻节目经过剪辑以后放到北美分台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以及视频网络频道上。同时我还需要每周上报新闻选题,题材包括中国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自然灾害,美国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以及世界上引起全球关注的新闻事件或自然灾害等新闻。选题上报需由本人找出合适的区别于常规记者报道的角度,并将想要上报的选题写成上报表提交。通过之后即可将选题做成视频,音频,数据表等多媒体新闻项目。在北美分台的实习期间,我一共完成了八个视频,两个主题照片专题报道以及一个主题数据表。
我在密苏里人报纸实习期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密苏里大学医学院两位教授最新研究成果的报道。该研究成果能够延长被捐赠的视网膜在离开人体以后的使用寿命。在这次的采写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将复杂的医学报告简单化处理,将其转化为一般读者能够理解的简单文字。而在Vox杂志社的实习则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编辑与记者,编辑与摄影记者,还是编辑与版面设计师之间都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而且所有的编辑之间也会互相帮助,即使不是同一个部门的编辑,在其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出手想帮。杂志每个星期四更新,如果不是有所有人一起配合就不可能做到按时更新。同时由于杂志的性质与报纸不同,杂志的时效性不如报纸和网络新闻,所以为了吸引读者,我们必须找到同一个新闻不同的报道角度,而如何发现新的报道角度是我在杂志社实习期间最大的收获。在电视台的实习让我体会到了新兴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和变化,也让我感受到了媒体融合时代的魅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不同形式的媒体报道不同新闻的优势。
西南交通大学和密苏里大学两校合作的2+2 项目为学生们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让他们的人生多了一个选择。两年的本科学习经历使杨婧从刚出国的那个腼腆胆小的小姑娘,变得更加独立, 能够独挡一面。独特的教学方法,精细的专业划分,使得学生们非常垂直而精准地选择他们最热爱的领域。密大新闻学院给学生提供的全宇宙最强大的官方资源和专业教授使学生们如鱼得水的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高要求快节奏的实地专业训练使学生们在心灵和肉体经受双重压力的同时抗压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他们的人生轨迹、处事方式、价值观也逐渐被树立,成为具有优秀专业能力的超人。
(左一为杨婧同学)
附:密苏里大学简介及2+2项目简介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国内大学2+2 项目合作办学介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自2010年起与国内的一些顶尖大学建立了本科新闻学位——2 + 2项目。在这个项目中, 学生在国内大学完成他们的前两年课程,然后到密大新闻学院完成他们的后两年课程。学生完成项目规定的课程并到达双方各自的学分及学位要求, 由双方大学分别授予该学生的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美方大学的证书为两证合一)。
学生由他们在中国的大学推荐申请2 + 2项目。申请要求:托福分数100或雅思7(单项分不低于6);平均(GPA)绩点3.2或以上.
学生录取到密大新闻学院后,待遇与普通本科生相同,持F-1国际学生签证。毕业后可以在美国进行工作实习,寻找工作单位,报考美国其他大学的研究生或密大的研究生,或回国就业。
申请2+2项目的学生所需材料如下:
1.托福成绩100分及以上的报告或雅思总成绩7分及以上(各单项分不得低于6)的报告截屏;
2. 银行出具的家庭银行存款证明(存款金额以当年密大官网公布的所需费用为准);
3. 学校出具的学生目前在读证明;
4. 学校出具的中英文成绩单(每学期);
5. 学校教务处GPA成绩3.2或前百分十排名证明;
6. 1-3份推荐信;
7. 本人的护照复印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2+2项目负责人: 杨力老师。
联系邮箱: yanli@missouri.edu
微信号: li68796
密苏里新闻学院简介
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09年进行的一次排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 或称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全美新闻学教育项目排名第一。同时,根据权威的美国新闻职业人杂志(NewsPro)和著名的美国广播电视电子媒介新闻协会(RTDNA)的2013年和2014年的联合排名,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全美顶级的25所新闻传播学院中连续位列第一。 1908年,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创办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地点设在密苏里大学校内,成为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自成立以来,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致力于为新闻界培养杰出人才和为公众提供最优质的新闻内容,是颁发全美第一个新闻学士、第一个新闻硕士和第一个新闻博士的新闻学院。学院学科建设齐全,包括多媒体融合,杂志新闻,摄影新闻,报刊和数字新闻,广播电视新闻、战略性传播和电视纪录片7大系。学院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计划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涉及新闻和公共生活、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经济、法律和政策等各个方面。学院拥有111人的全职教师团队,33名兼职教师,提供本科、研究生课程和博士培养计划。其中除常规4年制本科外,还包括为5年制的本硕连读,硕士课程为两年制,博士项目为3年制。目前在校的全职学生规模为本科生约2200名,硕士生约200名,博士生约31名。
学院创建者沃尔特·威廉姆斯确立的“密苏里方法”(指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实干)和“新闻工作是一个世界化职业”的教育理念,百年来在世界新闻教育界享有盛誉,也对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影响深远。当下,其搭建多层面多媒体化实践平台,坚持全球化教育视野,建设理论与实践互为支撑的师资队伍,从细微处入手促使学生确立诚信意识遵守诚信原则的做法,值得国内新闻教育界学习和借鉴。这种“密苏里式动手实践风格”(The Missourian Hands-on Style),成功地将课堂教育与新闻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具有理论造诣和丰富新闻从业经验的教授团队在国际培训方面建立了极好的口碑。今天,在许多新闻界人士的心目中,密苏里新闻学院不仅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更是最好的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高层进行的调查中,当被问到“哪所院校毕业的学生专业能力最强”时,人们的答案永远是密苏里新闻学院。
秉承“密苏里方法”的精髓,密苏里新闻学院为学生搭建了大量的“动手实践”平台。学院拥有对社会公开的广播电台(KBIA为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的分支机构)、电视台(KOMU)为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公司NBC的地区分台)、新闻网站杂志、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和广告公司,并拥有全美最好的教学硬件(拥有未来新闻传播实验室、微软实验室等数个高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学院还设有纽约项目和华盛顿项目,通过这两个项目积极有效地安排学生在毕业前到位于纽约和华盛顿的美国主流媒体进行,为进入媒体或广告公关业的正式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迄今为止该院已为全美和全世界的媒体和新闻传播教育单位培养和输送了数不清的人才。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成绩突出。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和起薪方面都在美国高校中名列前茅。目前美国新闻和传播界的领军人物有很多均毕业于密苏里新闻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早年的学生埃德加·斯诺是采访毛泽东的第一位西方记者,其著作《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基于他在延安的采访)在国际新闻传播界赫赫有名;美国国家级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CNBC)的总裁马克·霍夫曼,他在新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并一直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享有很高声望。此外还有前《今日美国报》的总编辑、前《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和现任凤凰卫视美洲台台长等等。著名校友还包括曾经主攻新闻广告方向的好莱坞影星布拉德·皮特。
2014至2015学年中,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师生在新闻实践和学术领域共斩获超过560个国际性与全美性的奖项。在学术领域中,密苏里新闻学院在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AEJMC)学术年会上提交了117篇同行评议论文,其中19篇获得顶级论文奖项,5篇获得特别认可。在国际传播学会(ICA)学术年会上,密苏里新闻学院提交了39篇论文,并获得杰出文章奖、顶级论文奖等奖项,并有5名教授担任会议的评审组成员。2013年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AEJMC)学术年会上,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师生、校友提交的学术文章达到114篇,第二次打破了AEJMC的纪录。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师生在2009至2010学年中再次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所进行的研究涵盖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大部分内容。仅在这12个月中,新闻学院的师生就发表了34篇学术期刊文章,编撰了9本书、34个书章、89篇会议文章。在新闻学院出版的书籍中,包括有关报道和编辑的重要教科书的新版,新闻学院重要的历史和新闻学道德和理论的学术论文。此外,美国广告研究院根据全美2000年至2010年广告和公共关系学术文章的发表数量,将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广告和策略性传播评为全美学术界第一。
在新闻学院出版的书籍中,包括有关报道和编辑的重要教科书的新版,新闻学院重要的历史和新闻学道德和理论的学术论文。值得一提的是在新闻教育界备受推崇的名为《新闻报道与写作》(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的基础教科书。该教材自1979年由新闻学院的教师撰写了第一版,随着新闻界的新变化,至今已经出到了第11版, 并译有韩语版和中文版。此外,《调查新闻记者手册》(The Investigative Reporter's Handbook),也已再版了五次。自1986年至今,密苏里学院教师参与出版的教科书共计79本。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贯强调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各国新闻工作质量。座落在奈夫副楼134号的环球项目办公室,成立于1994年,专门负责管理学院的各类国际合作活动。学院为本科生提供境外学习项目,为相当数量的其他国家提供新闻教育,同时为交换学生和访问学者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其宗旨在于为学生和教授提供了解国际新闻的实践机会,为各国培养新闻人才,提升全球新闻教育质量,促进国际传播学术研究。
新闻学院有着和中国合作的悠久历史。学校创办人沃尔特•威廉姆斯先生曾多次访问中国。中国人民所熟悉的爱德加·斯诺(Edgar Snow)先生便是从密苏里新闻学院毕业的校友。他奔赴中国的抗日前线,多次深度采访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客观真实报道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为争取自由独立的新生活所做的努力。他的惊天之作《西行漫记》,如实报道了中国革命,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成立以来,学院更是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新闻工作者,和诸多媒体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进一步加强了和中国新闻界和教育机构的联系,构筑了新时期的合作框架。自2000年以来,学院已连续为广州、深圳、成都、北京、上海、杭州、石家庄、长沙、厦门和福州的主流媒体成功举行了电视新闻直播、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新闻编辑和新闻写作、报纸版面设计、报纸信息图表处理、报业管理、报业经营、策略性传播、广告和发行促销、报业市场和报纸阅读率的调查以及美国新闻法律和道德案例分析等领域里的培训讲座。该院的环球项目副院长克罗普博士和中国项目主任章于炎博士设计、推进和实施了所有这些项目。他们也因此也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5年授予的“中美新闻传播教育合作交流杰出贡献奖”。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海外研习”项目。该项目可以说是高等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成功和最具有挑战性的培训计划。学生通过参与能够获得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第一手”信息。自开项目开办以来,学院还一直进一步丰富目前的各类国外培训课程。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新闻学院组织了60名志愿者,占所有国际志愿者人数的1/5。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网球公开赛中,学校也多次派团协助组委会工作。志愿者的业务素质和努力工作获得了国际好评。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密苏里新闻学院悠久的国际交流历史和相关政策,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访问学者项目已有几十年的运作历史。如今,每个学期该院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约25名有经验的媒体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和研究者在这个项目里学习一年或半年以了解美国最新的、在新闻传播产业和教育领域里的管理、运作、操作经验和发展趋势。来自中国的媒体工作者和研究者占2/3至4/5。已先后有来自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成都商报、杭州日报、上海青年报、上海日报、东方早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访问学者参加过或正在参加该院的访问学者计划。以上提到的部分单位已把每年向该院派访问学者列为他们的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经常项目,因为他们的访问学者在该院的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收获是巨大的。
在与中国新闻教育界的合作层面,密苏里新闻学院已与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欧亚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河北传媒学院等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建立和实施了师生交流、“2+2”本科双学士学位、“密苏里教学周”、合作举办新闻传播研讨会等合作项目。到2015年8月为止,已经有近50名中国学生被2+2项目录取,其中已有19名中国学生从2+2双学位项目毕业,目前有近30名来自中国的学生以2+2项目的学生身份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