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21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宗教研究中心主办的“早期道教经典研究工作坊”系列学术讲座在我校召开。本次系列讲座共设八场讲座,每场讲座时长120分钟,多名知名学者参与本次活动。其中4月21日共设两场讲座和一场综合讨论,从10:00至18:20,于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X1405先后举行。
10时,“早期道教经典研究工作坊”系列学术讲座第七场之《灵宝经目序》导读旨在让参会嘉宾通读全文、集思广益,增进对这篇重要序文的理解和认识。演讲人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文学与文化学院学监教授柏夷,主持人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编辑部编辑孙齐。参与此次讲座的还有澳门新莆京7906not副研究员向仲敏,澳门新莆京7906not教授吕鹏志,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作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编辑王皓月。
柏夷教授指出,在当代道教研究的简短历史中,学者们着重关注于文献的断代和定位,并基于当代西方学术背景对其作出假设,而非中国的传统文化。《灵宝经目序》全篇共736字,但仅有四句话现身于学术讨论中,学者们的关注点集中于其中74字:“元嘉十四年某月日,三洞弟子陆修静静示诸道流;十部旧目,出者三分;或是旧目所载,或自篇章所见,新旧五十五卷,学者宗竟,鲜有甄别;今条旧目已出并仙公所注解,意疑者略云尔。”他指出,此篇短文为五世纪道教徒陆修静所编纂,是史上第一份道经目录的见证。就其文章布局分配而言,陆修静序言几乎一半的篇幅都旨在促成自己成为灵宝经流布的合适推动者。在柏夷看来,陆修静在序中对于新经和旧经的区分,是基于这些经典本身作出的。在灵宝经中,“旧”一词并非表示“以前的”或“过时的”。相反,它的意思是“适应了的”或“习以为常的”。它在灵宝经中经常用来指涉此前劫期中的仪式、戒律和程式。而“新”字则指涉我们当前时间周期中的事件。
在提问和讨论环节中,吕鹏志教授提出原文“岂非扬芳于世,普宣一切也”应理解为陈述语气,而非疑问句。他认为此处的文本问题应联系上下文理解,上文意为大禹等人皆因其功德感动太上而成就神圣的伟业,下文亦指出“重道势讫,此经当行”。与此同时,王家葵教授则认为依据原文理解为疑问句是正确的。他指出,“岂”在此处并非衍文。通读全篇,前后文为递进关系,因此“岂”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之作用,使内容更进一步、含义更深一层。
上午12时,在孙齐老师的主持下,参会嘉宾结束热烈的讨论,依次离席。
14时,由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宗教研究中心举办的“早期道教经典研究”工作坊第八场讲座——“当天师教团遭遇‘三洞宝经’——重新叙述六朝道教史的一个尝试”在X1405举行。本场讲座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编辑部编辑孙齐主讲,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作明担任主持人,参与此场讲座的还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文学与文化学院学监教授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编审王皓月、澳门新莆京7906not副研究员向仲敏、教授吕鹏志、罗宁等人。
讲座伊始,周作明为到场的学者介绍了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以及主题,并对到场的学者嘉宾表达了欢迎以及对主讲人孙齐的感谢。在讲座一开始孙齐就为到场学者阐释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即以经典为中心的教派主义视角。他提到,中古时期被认为是“宗教时代”,对宗教史的认识,是中古史研究的传统,并以陈寅恪、周一良等为例介绍了当代中古研究范式的奠基者对中古宗教史的深刻把握。随后他还提到,由于学科分类的局限等原因,宗教史研究与中古史研究分道扬憾,渐行渐远,而中古道教史的研究更属边缘中的边缘。这种情形在最近一二十年有了较大改善,得益于中古史研究的兴盛和活跃,越来越多具有历史学背景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古道教,中古道教史研究不再局限于宗教学或哲学的讨论,而开始回归作为整体的中古史研究。
在为在坐学者嘉宾介绍完中古道教史的近况后,孙齐又介绍了天师道的祭酒体制及其危机,他表示,如同世间政府一样,天师道祭酒体制得以维系的核心并非表面上的宗教活动,而是以基于户籍制度的租税体系为共根本,并举例南北朝初期的寇谦之的《老君音诵戒经》和陆修静《道门科略》,都对祭酒体制的腐化作了的尖锐批评。紧接着他从天师道传统与隐修传统的汇合、灵宝经理念的引入、官方对道观体制的承认三方面对道观体制的出现进行了阐释。在讲到道观体制的扩展时,他提到以建康崇虚馆为发端的道观体制有四个基本属性,即出家主义、群体性、公有性和官方性,他还特意提到道观体制与祭酒体制是一条线上的转化,而不是两条线的并行。紧接着又从道观的地理分布、经济来源两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道观体制的扩展。在谈及中古道教体制变迁的相关问题时,他从体制转型中的几个侧面、祭酒体制与道观体制两种体制的重叠与交错以及中古道教是否存在“宗派”三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
最后,孙齐以六朝道教不同经典传统的兴衰升降,是道教内部体制重构的反映,而不是其动因作为结语,结束了演讲。在讲座的最后,孙齐与在场学者就此次演讲的内容进行了讨论。16:00分,此场讲座正式结束。
16:20,道教经典研究方法谈讲座正式开始。此次会议上发言讲演的有澳门新莆京7906not教授吕鹏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文学与文化学院学监教授伯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编辑部编辑孙齐,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以及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作明。此次综合讨论就西方、日本、中方三个不同角度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切磋,以达到互相交流文化成果,巩固道教研究的目的。
首先,担任此次主讲人的伯夷教授先上台发表讲演。他在开始时表示,自己参加此次接连三天的会议是一个思维和火花不断碰撞的过程。吕鹏志教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安排,加之诸位学者颇有见地的讨论,让他觉得此次的出席实在是受益匪浅。他认为,中国对于道教的研究学术方面虽然曾经达到过巅峰状态,但是中间有过很长时间的停滞期,好在随着第二代研究人的不断超越和发展,中国的学术研究已经改良的越来越好。
随后,他认为西方对于中国道教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翻译。对于母语并非汉语的西方学者来说,汉字的内在逻辑关系本就难懂,理解艰涩的道教古书更是难上加难,此时便需要用翻译来理解作者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二是深刻理解佛教的经书。作为最早发现经书中佛教对道教产生影响的学者之一,伯夷在研究道教时更是对佛教中的一字一句毫不放过,以达到理解准确的目的。
翻译过伯夷著作的孙齐教授对西方研究方法及道教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补充。他认为注重隐喻、理解动机、关注受众是深入作者内心世界并且理解当时时代脉动的三个方法。作为因佛教传入而兴起的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不仅展现了其自身的内在特性,更反映了中国民众的内心诉求,所以说道教文化对中国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深刻贡献。
由于王皓月教授因病不能出席,由吕鹏志教授的研究生杨宝丽代读其文献。王皓月教授认为,日本对道教的研究方法可谓是严谨且细致的。他们注重训读、翻译、注释等顺序,围绕研究材料、纠正细节错误,不仅精读文献,更关注实地考察,实在是有很多借鉴之处。随后,王家葵、周作明及吕志鹏教授对中国研究方法论也做了概述。中国研究道教虽然初期阶段有过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毛病,但好在文献家们熟练掌握“点、教、注”的顺序,尽可能完整地保留文本,同时精确地注释每个历史事实,使文章具有深刻性和吸引力。同时,中国文献家善于运用话语语言学、目录学及宗教史的方法,通过多个维度全方位“吃透”道教经典,并对其进行校勘、解题和译注,从而完成研究经典这一课题。
随着三方面的研究方法逐一进行分析和交流,此次为期三天的会议也进入了尾声。
在会议最后,吕志鹏教授动情地表示道:此次会议在三种研究方法的纯思和想象中圆满完成了任务,所有参会人员的心灵和精神上都有很大的收获,这要感谢主讲人伯夷以及所有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们。同时,作为道教研究人员的自己必须将研究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子们,以达到传承道教的目的,这才不失为一个优秀的道教文化研究者。
18:30,在大家的掌声中,历时三天的学术活动——“‘早期道教经典研究’工作坊”圆满地画上了句号。所有道教研究人员思维的碰撞与火花,将内化为传承的基因,激励无数学子不断向前。